导航菜单

孔子弟子资料卡(28句文案优选)

孔子弟子资料卡

1、闵损守身自爱,“不仕大夫,不贪污君之禄”,品格高尚。

2、春秋末年齐国人,姓梁名鳣,字叔鱼。小孔子二十九岁。汉追子京侯。唐代开元二十七年,追封为“梁伯”宋代大中祥符二年,加封为“千乘侯”明嘉靖九年改称为“先贤梁子”。

3、孔子对子贡非常看重,除了上大课,还给子贡“开小灶”,将其学说的真谛传授给子贡:何为仁,何为士,何为义,何为勇,何为智,何为礼,怎样为政、为仁等。孔子与子贡建立了超出师生关系的感情——困厄之时想见到的第一个人就是子贡。《史记·孔子世家》记载,孔子病,子贡请见。孔子方负杖逍遥于门,曰:“赐,汝来何其晚也?”

4、春秋末年鲁国人。姓颜名幸,字子柳,少孔子四十八岁。生于鲁定公七(前503),卒年不详。

5、 子服景伯,生卒年月不详,鲁国大夫,主要从事外交。公元前483年,子服景伯参与吴、鲁、卫、宋的会盟。公元前482年,一度被吴王夫差扣留,后被释放。有人说他是孔子弟子,但在孔子弟子名单中没有,却在《论语》中出现了2次。由此分析,子服景伯是子贡的弟子。子贡对他的教育方法是“传帮带”。公元前480年,子贡出使齐国,子服景伯随行,说服齐国将过去侵占的土地归还鲁国,取得了外交胜利。一份《子贡年谱》上说,子贡还收了一个叫司马单广的徒弟。但查不到司马单广的资料。(孔子弟子资料卡)。

6、子贡受命,先到齐国,说服田成子,使其放弃伐鲁而伐吴。又到吴国,说服吴国救鲁伐齐。但吴王怕伐齐时越国在背后攻吴。子贡又到越国,说服越国军队随吴伐齐。之后,子贡又到晋国说明吴国战胜齐国后必然加兵于晋,让晋国做好战争准备。后来,吴国出兵伐齐,大败齐军。晋国又出兵大败吴军。越王趁吴军在北方大败,从背后伐吴,终于把吴国灭掉而北上争霸。“故子贡一出,存鲁、乱齐、破吴、强晋而霸越。子贡一使,使势相破,十年之中,五国各有变”。这是子贡在外交上的一次重大胜利,充分显示了孔子知人善任——只有子贡才有解救鲁国危难的能力。子贡也确实做到了不辱使命,没有辜负老师的期望。

7、   公西赤 ( 子华) 巫马施 ( 子旗)

8、二是官位超过老师。孔子是主张当官——治国理政造福百姓的。他先后在鲁国担任过“中都宰”(地方刑事官)、“司空”(工部)、“大司寇”(刑事高官),时间都不长。“大司寇”只干了三个月,办了一件史有所载的大事——把扰乱国政的大夫少正卯杀了。因鲁国国君沉溺女色,怠于政事,违于礼制,孔子失望,便辞去官职,周游列国,传播儒家学说,争取各诸侯的支持,但没有一个国家重用他。孔子68岁时在其弟子的努力下,被迎回鲁国,仍是被敬而不用,五年后带着“仁爱”“德政”的治国思想去世了。孔子生前,很看好子贡从政,认为子贡通达事理对于治理政事没有什么难处(赐也达,於从政乎何有?)子贡没有辜负孔子期望,先后担任鲁、齐大夫,卫、鲁之相,从政时间还比较长。

9、片段以“高墙宗庙”比喻孔子。鲁国司马叔孙武叔公开说:“子贡贤于仲尼。”听到这话的子服景伯把这话转告给了子贡,子贡回答说:“自己的那点学问本领好比矮墙里面的小屋,谁都能一眼看得见。孔子的学问本领好比数仞(七尺为一仞)高墙里面宗庙的美好和各个房舍的丰富多彩。不进大门是看不见的,能寻到大门的人又极少。正因如此,才有这样不正确的看法。”(譬诸宫墙,赐墙也及肩;窥见家室之好。夫子之墙数仞,不得其门而入,不见宗庙之美、百官之富。得其门者或寡矣。夫手之云,不亦宜乎?)

10、也曾因昼寝(白天睡觉)而被骂道:“朽木不可雕也。”虽然孔子对宰予这个刁钻的学生颇多不满,但仍毫不迟疑地将其列为自己最得意的弟子之位居言语科之首席,犹在大名鼎鼎的子贡之上。

11、四是财富超过老师。孔子基本靠收学费解决生计,周游列国时也依靠子贡资助。孔子其他弟子日子过得好的也不多。子贡最特殊的地方,是善于经商。他来往于鲁国与他国之间经商,成为孔子弟子中的首富。《论语·先进》中记载:孔子评价子贡的经商才能时说:“颜回的学问不错了吧?可他却一直穷。子贡不相信命运,却能经商致富,对市场行情判断准确。”(回也其庶乎,屡空。赐不受命,而货殖焉,臆则屡中)司马迁《史记·仲尼弟子列传》也说:“子贡好废举,与时转货资……家累千金。”说子贡依据市场行情的变化,贱买贵卖从中获利,成为巨富。由于子贡在经商上大获成功,在各诸侯国中产生了很大影响,受到各国国君礼遇,子贡又趁机宣传老师学说,极大地提升了孔子的影响。因子贡复姓端木,人们把子贡的经商之道,誉为“端木遗风”,流传至今。

12、司马耕字子牛(朱熹《四书集注》谓名"犁")。宋国人,"大恶人"宋国司马桓(鬼隹)的弟弟。孔子周游过宋,不知怎么惹恼了桓(鬼隹),要杀了他;时孔子正于大树下与弟子讲礼,桓司马就把树给拨了。

13、春秋末国鲁国人。复姓公祖,名句兹,字子之。生卒年不详。

14、读史志者问诸晋史,果然是“己亥”之误。于是名重天下,从学者众,门下人才辈出,如田子方、段干木、李悝、吴起、禽滑厘、商鞅之属,皆受业于子夏,而荀子、李斯、韩非等也俱是其隔代再传弟子。

15、司马耕字子牛(朱熹《四书集注》谓名"犁")。宋国人,"大恶人"宋国司马桓(鬼隹)的弟弟。

16、子贡为什么给老师守墓六年,说法不一。一说子贡以守墓六年的超常规行为报答老师的教诲之恩;二说子贡为了实践儒家学说中很重要的“富而好礼”之道;三说,子贡是个商人,家中富有,不用为生计犯难,有条件守墓六年。不管怎么说,子贡守墓六年是不争事实。后人为纪念此事,在孔子墓边建屋3间,立“子贡庐墓处”碑1座,至今犹存。

17、尊师重教,就是尊重老师、看重教育。子贡是如何尊师重教的呢?翻阅大量史料,可概括为“十说”,求教于行家。

18、   高柴 ( 子羔) 漆雕开 ( 子开)

19、春秋末年陈国人。公良氏,名孺,字子正。陈国人,贤而有勇。孔子周游列国时,曾赞助了五辆牛车并从游。

20、姓仲名由,字子路,因他曾为季氏的家臣,又被称作季路,比孔子小九岁,鲁国人。

21、秦商 字子丕(《家语》作丕兹),鲁国人。其父名堇父,与孔子父叔梁纥俱以勇力闻名。

22、高柴(子羔,少孔子30岁)卫人,《史记》载:“柴也愚,长不盈五尺”。

23、于是三豕己亥,荒唐可笑。倘若不幸,有两个甚或多个高人,各自拿有一个不同的版本,则事情就更大了,非要彼此争个头破血流不可。 所以上古的东西,明明是同一事物,我们却能看到不同甚至相反的称谓和说法。

24、幼时遭后母虐待,其父怒而欲将后妻赶走,闵损反为后母求情说,母在一子寒,母去三子单。他因后母生了两个孩子,后母若被赶走了,两个孩子就没人照顾了。

25、字子贡,卫国人。口才同样极好,可是孔子却对他青眼有加。子贡又精通经济,善做生意,银子挣得哗哗的。每次出使,车仆之盛,拟于王侯,又仗着孔门高徒的名份,与诸侯相抗礼。儒学之昌盛,子贡大声势大排场的宣传功不可没。孔子没有白喜欢他。

26、字子蹇(闵子骞),以字广为人知。比孔子小十五岁,春秋末期鲁国人。孔子弟子,七十子之一。

27、战国末期大儒荀子,虽然其礼的思想根源于孔子,然而他有浓厚的“法”思想的成分。他以继承儒家正统自任,称颂孔子,认为孔子的美德永远不可泯灭。但他贬斥子张、子夏、子游为“贱儒”,批评子思、孟子。他的著作多处称引孔子及其门徒的言行,借孔子之名表达他重视礼法和“亲贤用知”的思想。